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疫情加速政策红利释放 物联网再迎发展新契机

2020-04-04 07:284820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掣肘下,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家不断出台调节政策。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新基建虽没有明确点出物联网,但物联网的本质是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新基建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离不开物联网,本次新基建实质是将物联网应用细分到各大领域中,物联网无处不在。

今天,我们将在政策红利及新冠疫情背景下探讨物联网的新契机:

5G与物联网之间有何联系?

5G和物联网相辅相成

物联网是一个不断增长的物理网络,通过各类传感器设备,将任何物品接入互联网中实现信息交互,具有收集、共享大量信息数据的能及海量连接的需求。

例如,物联网将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设备变成数据终端,全方位采集底层基础数据,并进行更深层面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从而提高效率、优化运营。

在不同的连接场景下,物联网对速率、时延的要求也较为严苛,需要有高效网络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5G拥有大容量、高速率、低延迟三大特性,相对于4G,其具备更加强大的通讯和带宽能力,能够满足物联网应用高速稳定、覆盖面广等需求。5G的普及,将加速还处在理论或者试点阶段的物联网应用落地。

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 物联网已经成功度过产业导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从需求和市场空间来看, 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扶持,中国的物联网产业空间逐步打开。

工信部数据显示, 2015 年产业规模达到 750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9.3%;到 2020 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超过 1.8 万亿元。

新冠疫情对物联网应用市场造成了哪些影响?

2020年这场“战疫”,将远程医疗、AI红外测温、无人化配送再次拉回到大众的视线,同时也再度引发我们对智能工厂、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考。

1. 制造业面临“开局之难”,加速智能化进程

新冠疫情对各行业带来了深刻影响,制造业尤为严重,大量劳工无法按期返岗,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2020年“开局之难”——复工难。工信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26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仅为32.8%。

疫情之下,生产自动化、远程运维等应用极大增强了企业的生存实力,智能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越强。

比如富士康、比亚迪等企业,拥有较先进的智能化工厂或自动化生产线,企业对人工的依赖程度较低,具备快速整合资源转产口罩的能力。

在智能化工厂中,工业物联网通过发挥其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慧处理的特性,实现智能工厂生产过程检测、实时数据采集、生产设备与产品的监控管理,让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此次疫情进一步加大中国企业对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认知度,传统制造业将更加积极思考和重视工厂的智能化构建,推进自动化生产线应用。

预计到2025年,约有7万家工厂采用智能物联网应用,630万+员工将在安全生产、降低操作负荷方面受益。(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2. 医疗行业信息共享性及智能化不足问题暴露

医疗体系中有卫健委、医疗机构(如医院)、公卫服务机构(如疾控中心)等职能机构,这些机构都用各自的信息平台采集与管理数据,出于隐私保护等原因,平台之间未建立联系,数据不能共享,医疗物联网有效消除了平台间的信息孤岛。

此次疫情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公关卫生事件,在线问诊、远程协作等需求的全面爆发,让我们看到了医疗问题的核心 —— 医疗资源的协同性和共享性,这或将是推动医疗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各类医疗设备成为物联网应用的一环,医疗领域的服务也将得到改善。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跨地域就医难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3. 智慧城市面临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对接共享的挑战

疫情期间,如何快速、准确地筛查、定位每一个疑似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以及疑似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去向,俨然成为了智慧城市的考题。

本次疫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AI红外视频自动测温系统首a次广泛应用于海关、机场、医院等人员流动密集处,疑似人员出现就会自动报警,实现全国联网在线监测预警。

此外,城市雪亮工程变身疫情防控“千里眼”。相关部门通过“雪亮工程”监控系统,实现“人+机器 ” 24小时无死角监控,确保人员来往动态无遗漏。

虽有高新技术加持,但智慧城市在疫情中的表现并不出色,依旧存在跨区域联动及资源调度等问题。因此,打破城市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实时对接共享是智慧城市未来提升的方向。

4. 物流业加速全面智能化发展的商业进程

疫情期间,全国各大超市、百货商场、菜市场均停止营业,网购成了居民采购生活用品的首a选渠道。然而,由于快递企业复工率不理想,物流配送人员紧缺,配送过程中也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有效保障配送员生命健康安全及解决人员紧缺问题,湖北境内采用机器人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这种基于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化配送,有效解决了上述难题。

新冠疫情将基于物联网通信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配送拉回大众视野,亦加速了物流全面智能化发展的商业进程。未来,物流企业或将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复杂场景进行道路测试,提高无人配送过程稳定性,降低硬件产品的生产成本。

结语:

本次新冠疫情,我们看到了制造、医疗、物流、智慧城市等行业的物联网建设新挑战、新需求,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国家及社会大众对物联网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这些都将进一步催生物联网应用新场景。

未来,在人工智能与5G技术的加持下,物联网场景应用将全面智能化,助推各行业进一步整合发展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为什么中国LED显示屏产业如此强大?
毫无疑问,在近几十年的全球经济跌宕起伏和产业发展变革过程中,中国LED显示屏产业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实力与耐力,走出了一条 自我发展、自我驱动、自我 的新道路,终取得了全球LED显示屏产业霸主地位。 中国速度 用

0评论2020-07-27603

视频监控DVR NVR国产占主导 硬盘受制于人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虽然前端设备一直占据着行业发展重要位置,但系统后端设备则是数据存储与处理的核心。其中包括DVR、NVR,视频服务器、存储硬盘以及管理平台等设备。 DVR、NVR海思占主导 在视频监控后端系统中

0评论2020-07-27930

2019上半年中国网络市场增速放缓 路在何方?
IDC《2019上半年中国网络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19上半年中国网络市场规模为39.5亿美元(约合268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增长态势放缓。政府、互联网、教育和服务成为拉动网络市场增量的主要

0评论2020-07-271039

安防管理平台如何扮演好AI“技术指挥官”角色?
在 安防+AI 大趋势下,AI等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不断融合,安防产业将进入智能化广泛应用的新阶段,技术形态趋向融合,应用边界不断延伸。而当前大部分安防厂商将精力倾斜至挖掘场景价值,并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个性化行业解决方

0评论2020-07-27920

自给率不断提高 AI芯片有望弯道超车
国产芯片厂商瞄准了安防市场,包括在ISP芯片领域具备较强实力的富瀚微、近两年推出IPC芯片产品的北京君正、国科微等。

0评论2020-04-0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