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美人脸识别应用PK 两种态度走向同一归途

2020-04-04 07:334420

如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作为全球重要的两个科技大国,中国和美国都十分重视人工智能的布局与发展。包括两个国家的政府、高校、企业等在内,都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精力,表达出对技术研发、应用的深切关注。

但偏偏在有一个细分领域,中美两国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冰火态度,令人惊诧不已。这个领域就是人脸识别!其中,中国对人脸识别应用展现出浓烈的兴趣,不断推动着技术在各大领域的广泛落地。而反观美国,则选择将该技术拒之门外,通过一纸禁令遏制产业的发展步伐。

从今年5月份开始,美国的旧金山便首先通过了一条禁令,决定禁止该市所有单位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包括警察局等政府部门。随后,微软删除了其庞大的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萨默维尔、奥克兰和加利福尼亚州等美国其他城市也宣布加入到禁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行列之中。人脸识别在美国的发展举步维艰。

而在我国,由于人脸识别具有的非接触性信息识别等特点,让身份验证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和稳定,政府一直对其给予宽松、鼓励的发展态度。这使得我国的人脸识别拥有很好的落地机遇,目前在日常支付、出行乘车、银行办卡、关防安检、公司考勤、刑事追捕等各大场景中都能见到其身影。人脸识别开启了我国的“刷脸时代”。

单纯从当前两国的发展态度来看,中美人脸识别应用就像两个极端,一个推崇、快速扩张;一个明令禁止、过分冷静。那么,究竟哪种态度对人脸识别的发展更好呢?究竟哪国能取得人脸识别的应用优势呢?其实,两者的态度和发展途径都不是人脸识别的理想选择!因为,它们都过于偏激了。

对于中国来说,盲目的发展、落地和扩张,带来的可能是人脸识别应用的泛滥。就像现在,人脸识别无处不在,在技术和监管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极易导致人脸识别被滥用,使得人们的隐私信息安全遭受侵害。如今年就相继曝出了校园刷脸、AI换脸、人脸信息兜售等事件,暴露出人脸识别的多样风险。

同时对于美国来说,过分的限制和约束,带来的则可能是人脸识别的发展困难。如果不顾人脸识别带来的价值,只是一昧防范技术风险,最终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方式,会让新技术被扼杀于摇篮之中。长久下去,只会与其他国家越来越拉开技术应用的差距,从而在产业发展面前失去主动权。

因此,对待人脸识别的更好态度和方式,是理性的发展、节制的发展以及监管的发展。

一方面要看到人脸识别带来的好处,积极推动技术应用落地;另一方面也要懂得规避风险,通过加强监管、提高门槛来规范人脸识别应用和发展。就比如,哪些主体有资格使用、哪些场景可以使用、采集后的信息如何储存和保护等等,这些都需要作出应有的限定,只有带着枷锁跳舞,人脸识别才能舞得更美更久。

也就是说,中美两国当前看似背道而驰的发展,其实最后都将是殊途同归,两者都必须走向同一个健康、安全、有序的归途。中国需要加强监管、加大限制;美国需要放宽门槛、延续监管。只有两者相互间做加减法,才能促进人脸识别发展的成熟与完善。

而当前,中美两国也是看到并遵照着这一路径“修正”着自己的发展。

时隔半年,美国旧金山已经计划出台新的禁令,决定放宽公共领域的人脸识别应用,从禁止转变为有限放开,展现出一种谨慎且务实的更好姿态。同时,中国也以政府为主力,不断完善着人脸识别安全应用方面的法律法规,日前还正式成立了国家标准工作组,从放任扩张到强化监管,彰显出一种回归理性的成熟。

虽然在技术安全性方面,我们仍然无法避免,但按照当前国家更加理性的发展态势,以以及WeChat、支付宝等企业展现出的“刷脸出现安全问题就全额赔付”的强烈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人脸识别的安全性将获得更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通过国家与企业的双双努力下,我们的“刷脸时代”也将更加安全、有序和成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共阴节能LED显示屏深受市场推崇 背后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节能化是我国任何一个产业都在为之努力的方向。2017 年 1 月 5 日,国务院印发《 十三五 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同日,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能源发展 十三五 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三五 规划》。

0评论2020-07-27571

安防管理平台如何扮演好AI“技术指挥官”角色?
在 安防+AI 大趋势下,AI等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不断融合,安防产业将进入智能化广泛应用的新阶段,技术形态趋向融合,应用边界不断延伸。而当前大部分安防厂商将精力倾斜至挖掘场景价值,并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个性化行业解决方

0评论2020-07-27920

“雪亮工程”成视频安防发展新引擎
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 ,部署三年以来,这短短十个字已经连续两次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并已成为促进我国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建设安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全新引擎。 在党中央政府政策的加持之下,雪亮工程已逐渐成为智慧

0评论2020-04-04870

跨界合作打破“伪智能” 智慧照明能否重启行业生机?
日前,在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升级发布了AliGenie 4.0人机交流系统,面向伙伴开放合作,赋能产业升级。 据了解,阿里巴巴目前的智能平台有两个,分别是阿里云IOT(阿里小智)和天 猫精灵,这

0评论2020-04-0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