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19年中国ETC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20-04-04 07:385080

ETC不停车收费系统是高速公路或桥梁自动收费。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的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或桥梁收费站无需停车而能交纳高速公路或桥梁费用的目的。

  一、ETC产业链分析
 

ETC系统通过安装于车辆上的车载装置和安装在收费站车道上的天线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主要由车辆自动识别系统、中心管理系统和其他辅助设施等组成。其中,车辆自动识别系统由车载单元又称应答器或电子标签(OBU)、路边单元(RSU)、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等组成,它们同时也是ETC技术实现的三大要素。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上游:ETC产业链上游为各类产品,包括车载电子标签(OBU)、微波读写天线(RSU)、桌面读写器(ODU)、车道控制机、发行器等。

中游:ETC产业链中游为各类集成系统,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场景等,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也各有不同。

下游:目前,我国电子不停车收费(ETC)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全国ETC联网收费的大力推进,ETC的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

  二、中国ETC市场分析

近年来,ETC行业快速发展,应用到收费公路中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ETC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29个联网省份共有收费站9322个,其中ETC专用车道19674条、MTC车道60405条、混合车道2318条。随着ETC车道的进一步铺盖,标准化升级,市场空间可观。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ETC用户数量超6000万,占汽车保有量比重约三成,相较2016年增长超30%。随着ETC的加快普及,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ETC用户约为7656万。2019年,ETC推广任务、发展目标明确,ETC用户快速增长。2019年8月,全国ETC用户累计突破1亿;截至9月9日,开通办理ETC业务的用户已累计达11587.77万,完成总任务的60.71%。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用户数量持续增加,结构却相对不均衡。目前,ETC用户中主要以客车为主,而货车仍存在无法实现不停车收费等阻碍因素,使用ETC的货车数量远小于客车。随着利好举措推出,将调整货车通行费计费方式,推动货车实现不停车收费,到今年年底占比将有明显提高。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从市场规模来看,据规划2019年年底全国ETC用户将达1.8亿。而据交通部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开通办理ETC业务的用户已累计达11587.77万,完成总任务的60.71%。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突破2.4亿辆,已安装ETC用户超8070万户,到今年年末ETC装载量若达到90%,则需要安装ETC的新增车辆总数超1.4亿辆,ETC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三、ETC市场发展趋势

(1)ETC应用服务场景拓宽

目前,ETC主要应用在高速公路、收费桥隧以及停车场,应用场景相对局限。未来,将鼓励ETC在更多应用场景使用,到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实现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港口码头等大型交通场站停车场景ETC服务全覆盖。此外还将推广ETC在居民小区、旅游景区等停车场景的应用。

(2)ETC发行服务渠道多样化

推动建立全网协同服务模式,完善服务规则,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等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允许ETC绑定既有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支持商业银行推广发行加载交通行业应用的联名卡,停止ETC储值卡发行、逐步减少ETC储值卡使用。

(3)支付方式更加便捷

未来,ETC在支付方式上将加快推广移动支付应用。鼓励通过市场化手段,扩大移动支付车道覆盖范围,2019年12月底前基本实现所有人工收费车道全覆盖。鼓励结合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后台账户”应用,将移动支付纳入联网收费结算体系。

(4)ETC车载装置加快完善

随着公路、桥隧、停车场等场所实现ETC,不停车收费将成为主流方式,汽车的ETC车载装置需要加快完善。未来,鼓励车载装置产品形态及服务功能多样化发展,研发与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等车载电子产品结合的多功能一体化终端,满足不同用户应用和消费需求。同时支持开展车载装置汽车前装,鼓励汽车生产企业与ETC设备制造商、发行方开展合作,加强车载装置汽车前装技术研究、试点和推广应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共阴节能LED显示屏深受市场推崇 背后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节能化是我国任何一个产业都在为之努力的方向。2017 年 1 月 5 日,国务院印发《 十三五 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同日,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能源发展 十三五 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三五 规划》。

0评论2020-07-27569

安防管理平台如何扮演好AI“技术指挥官”角色?
在 安防+AI 大趋势下,AI等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不断融合,安防产业将进入智能化广泛应用的新阶段,技术形态趋向融合,应用边界不断延伸。而当前大部分安防厂商将精力倾斜至挖掘场景价值,并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个性化行业解决方

0评论2020-07-27913

“雪亮工程”成视频安防发展新引擎
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 ,部署三年以来,这短短十个字已经连续两次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并已成为促进我国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建设安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全新引擎。 在党中央政府政策的加持之下,雪亮工程已逐渐成为智慧

0评论2020-04-04866

跨界合作打破“伪智能” 智慧照明能否重启行业生机?
日前,在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升级发布了AliGenie 4.0人机交流系统,面向伙伴开放合作,赋能产业升级。 据了解,阿里巴巴目前的智能平台有两个,分别是阿里云IOT(阿里小智)和天 猫精灵,这

0评论2020-04-0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