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智能驾驶安全边界何在?车企、车主需共把“方向盘”

2025-05-01 00:3020370

在上海车展的盛大舞台上,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大展商竞相展示的焦点,其中智能驾驶技术更是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然而,就在车展前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一则公告为这股热潮泼了一盆冷水,公告明确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明确智能驾驶系统的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严禁夸大和虚假宣传,切实履行告知义务。

上游新闻记者深入车展现场及多家新能源汽车4S店,对车企、车主和行业专家进行了广泛采访,试图揭开智能驾驶技术的神秘面纱。

在车展现场,智能驾驶成为观众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不少参展车企都展出了自家品牌的新能源车,并重点介绍了智能驾驶技术。观众们纷纷询问智能驾驶的功能和安全性,而销售人员则不遗余力地推销着各自的智能驾驶系统。

然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车主们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态度却大相径庭。一些年轻车主对智能驾驶技术充满信任,甚至将驾驶权完全交给车机。他们表示,智能驾驶技术不仅让驾驶更加轻松,还能提高行车安全。然而,一些老司机则对智能驾驶技术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方向盘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更安全。

在一家老牌国产汽车4S店内,销售人员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其搭载的全域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他表示,该系统已经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只要设置好目的地,手轻搭在方向盘上就行,不需要任何操作。然而,在试驾过程中,记者却发现智能驾驶系统在复杂拥挤的道路上仍存在安全隐患。

试驾中,销售人员演示智能驾驶系统。

记者注意到,在智能驾驶技术的宣传上,一些车企存在过度宣传的现象。他们往往夸大智能驾驶系统的功能,让消费者产生误解。一些车主因此过度信任和依赖智能驾驶功能,从而忽略了技术局限带来的安全隐患。对此,一名车企技术人员坦言,很多车主过度信任智能驾驶的根源就在于被夸大的销售语言。

汽车行业分析师田永秋表示,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难以准确区分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的本质区别,也不了解系统的能力边界。他强调,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拐点在于L3级别的认定。目前市面上带有智能驾驶技术的新能源车只符合L2标准,主要起到辅助作用,驾驶过程还是要以人为核心。

田永秋还指出,虽然NOA被业内认为已属高阶智驾,但仍存在明显技术局限。在极端天气下,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感知能力会受到干扰,容易漏判静止障碍物;同时,因场景适应性有限,对于车道出现的临时状况也会出现误判的概率。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些车主对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区别仅局限在一个用油一个用电的层面上。田永秋介绍,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动力系统、智驾控制以及设计上都存在很大区别。他强调,新能源车的动力系统更加精准,能够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

遇到复杂路况,智能驾驶系统会要求车主接管方向盘。

针对车企夸大宣传的问题,工信部已经多次发布相关通知进行规范。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工信部再次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有消息称,工信部将提出多项强制性要求,对整顿智能辅助驾驶传播与使用的乱象态度明确。

在车展上,不少行业专家和企业负责人都重点提及了智能驾驶技术的革新和安全问题。他们认为,AI赋能是解决智能驾驶技术安全问题的突破口。然而,他们也强调,高级别自动驾驶仍然需要系统完备的安全评估。

尽管智能驾驶技术仍存在诸多争议和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规的逐步完善,智能驾驶技术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安全、便捷和智能的出行体验。

上海车展上展出的一款新能源汽车。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