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据相关机构统计,7月份,奔驰在华零售量仅为26,653辆,与上月相比降幅超过40%,这也是近五年来首次跌破2.7万辆大关。回顾过去三年,即便是第二低的月销量也达到了3.6万辆,与7月的表现相去甚远。
从具体销售构成来看,奔驰在华的销售主要由北京奔驰和福建奔驰两大板块支撑。7月份,北京奔驰的销量为24,968辆,在国内乘用车厂商中排名第24位;福建奔驰则售出1,685辆,排名国内第81位。若以单一品牌计算,奔驰在国内的销量排名已滑落至第22位,较6月下降了6个名次。
详细分析车型销量,7月份奔驰品牌竟无一车型销量过万。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奔驰E级,售出7,700辆;奔驰GLC和奔驰C级紧随其后,分别售出7,514辆和6,870辆。其余车型的市场表现则显得较为黯淡。
面对这样的市场困境,不得不提的是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冲击。2025年上半年,中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0.8%,达到1090.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抢眼,零售销量同比增长33.3%,达到546.8万辆,渗透率已超过50%。国产新能源品牌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给包括奔驰在内的传统豪华品牌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电动车领域,奔驰的转型步伐显得较为缓慢。尽管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电动品牌EQ,但其电动车型的销量一直未能达到预期。2025年前7个月,奔驰新能源车型中销量最高的EQB也仅有1,871辆,EQE SUV、EQA和EQE的销量更是分别只有1,713辆、1,127辆和866辆。奔驰在电动车市场的表现与其在燃油车时代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
奔驰的价格策略也在市场变化中逐渐失效。为了应对销量下滑,奔驰C级、E级等主力车型不得不大幅降价,但即便如此,也未能有效提振销量。消费者在面对市场降价潮时往往持观望态度,期待更低的价格;同时,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也在不断调整,使得奔驰的降价优势并不明显。频繁降价还对奔驰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损害,消费者对其品牌价值产生了质疑。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奔驰并非无动于衷。年初,奔驰传出将EQ系列取消并入其他常规车型序列的消息;随后,奔驰纯电CLA发布并开放预订;6月,奔驰又官宣了燃油与电动双轨并行的策略,计划明年推出至少18款新车,其中新能源车型达10款。这些举措表明,奔驰正在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但市场反应如何,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