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闪回科技三度冲击港交所,四年亏损超3亿,“小米系”加持难掩成本之痛

2025-08-19 09:2525310

闪回科技有限公司(闪回科技),一家专注于消费电子产品回收的中国企业,近期第三次向香港证券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由清科资本独家保荐。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公司,通过其两大核心品牌“闪回收”与“闪回有品”,在笔记本、平板、手机配件及其他数字产品的回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尽管闪回科技在中国手机回收市场中位列第三,但其市场份额仅为1.3%,凸显了该行业的高度分散与竞争激烈的现状。据行业报告显示,2024年,前两大市场参与者合计占据了15.3%的市场份额,而前五名参与者总共占据了约18.6%的市场。这样的市场格局无疑加剧了闪回科技等中小玩家的生存挑战。

财务数据显示,闪回科技在过去四年中持续亏损,累计亏损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尽管营收从2021年的7.5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97亿元,但期内亏损依然显著,分别达到了4870.8万元、9908.4万元、9826.8万元和6644.3万元。2025年上半年,尽管亏损有所收窄至2463.3万元,但整体财务状况仍不容乐观。

销售成本的大幅增长是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和新型号手机采购成本的上升,闪回科技在二手消费电子产品的采购上投入巨大。报告期内,销售成本占比高达总营收的85%以上,其中大部分用于采购二手产品。为了促进以旧换新交易和回收服务的推广,闪回科技还需提前支付促销折扣和保证金,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其资金链的紧张。

闪回科技与多家主流消费电子品牌及其分销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高度依赖上游采购商的模式虽然确保了二手产品的稳定供应,但也限制了其议价能力,从而影响了毛利率。报告期间,公司的毛利率徘徊在4.79%至8.2%之间,显示出较低的盈利能力。

小米集团不仅是闪回科技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其股东之一。自闪回科技成立以来,小米和顺为集团已投资近亿元,而同行转转也在2021年入股。IPO前,创始人刘剑逸持股42.43%,小米、顺为和转转分别持股6.83%、3.99%和4.42%。

然而,闪回科技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A轮及C轮投资者设定的巨额赎回条款,闪回科技必须在2023年底前完成上市,否则将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尽管在2024年两次尝试上市未果,但闪回科技并未放弃,于2025年8月第三次冲刺港股市场。此次IPO,闪回科技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加强上游合作、市场营销及日常运营等方面。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闪回科技仍在努力寻求突破。随着消费者对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手机回收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闪回科技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实现扭亏为盈,让我们拭目以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