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上,一场关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深度对话引发关注。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发言中透露,预计到2026年,具备高灵活性与运动能力的机器人将初步具备参与电影特技表演的能力,并可拓展至舞台艺术等文化领域。这一预测为传统演艺行业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针对"机器人仅擅长机械运动而难以融入文化创作"的质疑,王兴兴以计算机发展史为例进行回应。他指出,科技工具的应用边界取决于使用场景而非技术本质,正如计算机既能支撑游戏开发也能服务科研计算,机器人技术同样可以在文化领域找到适配场景。宇树科技当前正同步推进技术迭代与文化应用研究,试图打破两者间的认知壁垒。
在谈及技术发展节奏时,王兴兴预测未来两到三年内,机器人将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达到通用性发展阶段。这意味着设备不再局限于单一任务,而是能够通过模块化调整适应不同文化场景需求。这种技术演进路径与本次论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年度主题形成呼应,为跨领域创新提供了实践范本。
作为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的文化盛会,本届北京文化论坛通过主论坛、6场平行论坛及20余场专业沙龙构建了立体化交流体系。约800位来自中央及地方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国际文化机构代表、知名学者与文艺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时代下的文化发展新路径。常态化设置的"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更成为持续推动行业对话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