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大数据赋能 智慧锄犁开垦出一座“都市田园”

2021-04-13 00:005010

动动手指,就能实现“网上种菜,线上施肥”,这种现代农业种植方式,在扬州变成了风尚。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广陵区沙头镇的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一处大棚,满眼尽是绿色枝蔓和红色果实。“这种西红柿叫‘红风铃’,采用无土栽培,利用水肥一体化营养基质,根据品种基因实现生长能量的精准供给,让果实的口感更好、品质更高。”扬州大学现代园艺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在园区创业的“教授农民”高红胜告诉记者。

在园区,记者有一种强烈感受:整个园区被无形的数据网织成一个数字园区。在新建成的农业大数据中心,园区不仅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施肥、浇水等操作,还为种植户提供前沿的市场信息,为调整种植结构提供数据支撑。

“传统的种植户,给菜地浇水、施肥,全凭着经验来。”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技术员汤其坤说,随着农业大数据中心的建成,“靠经验吃饭”将成为历史。

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内,入驻有16家农业企业,分别经营茄子、辣椒、叶菜、西瓜、葡萄、草莓等不同品类大棚。“园区在大棚内免费为种植户安装传感器,搜集瓜果蔬菜生长必需的数据。”汤其坤介绍,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都会被一一“记录在案”,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

“通过搜集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瓜果蔬菜等植物的生长习性,知道浇多少水最合适,施肥的量要多少,什么时间需要打开遮阳网。”汤其坤说,这些动作均可通过后台操作。

农业大数据中心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为园区内的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前沿的市场数据。

“今年,如果有一家种辣椒赚了钱,可能明年大家都改种辣椒,造成供大于求,价格大跌,给种植户带来损失。”汤其坤讲述了一个浅显的经济学原理,“如果提前获悉市场需求,可能会避免损失。”

农业大数据中心的建成,正在打通各种植户之间的数据壁垒。“今年我种了多少,卖出去多少,种植户之间是不会通气的。”汤其坤说,大数据中心将搜集各种植户的种植数据、销售数据,久而久之形成大数据库。“有了大数据库,我们就可以对未来的市场作前瞻性研究,预测明年的市场需求,提前通知种植户调整种植结构。”

“园区承担着扬州城区50%左右的蔬果供应任务,同时承担着向周边地区供应种质资源的任务。近年来,园区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逐步搭建起了以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为技术支撑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世宽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Supabase 获8000 万美元新融资,累计融资 1.96 亿美元
Supabase 提供了许多开发人员开始构建应用程序所需的相同核心功能,其主要组件是 Postgres 数据库。

0评论2024-09-26736

科创板大数据与云计算企业Q1:营收放光 股价齐跌
根据上交所披露的公告显示,科创板公司一季度共计实现营业收入981.55亿元,同比增长70.88%;实现归母净利润119.91亿元,同比增长216.40%。截至4月底,科创板一季报正式收官。

0评论2021-05-13755

大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已开始接受比特币付款 并考虑投资加密货币
5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比特币价格在去年下半年持续上涨,今年以来持续在高位运行,使不少投资者选择投资比特币,也有多家公司参与投资,并接受比特币付款,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在一季度就买入了15亿美元的比特币,并在该季出售部分变现,获利超过2亿美元,他们也在考虑接受消费者用比特币付款。

0评论2021-05-13776

以大数据助推新时代党建工作
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紧扣机关党建时代特点和党员思想行为特征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难题的新途径新办法,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工作的新载体新路数。”

0评论2021-05-1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