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近期举办的年度演讲中,以《改变》为主题,深入回顾了小米在自研芯片与汽车领域的探索历程。这场演讲不仅展现了小米技术突破的艰辛,也揭示了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寻求突破的决心。
雷军坦言,五年前小米营收突破2000亿元、跻身世界500强时,他内心却充满焦虑。面对苹果、三星、华为等科技巨头的竞争压力,以及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质疑与批评,小米一度陷入“躺平认命”还是“继续打拼”的抉择。最终,团队选择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在芯片领域,小米的探索充满波折。2014年成立的松果电子,2017年推出首款芯片“澎湃S1”,但仅售出60万台后便因战略失误停摆。雷军复盘指出,松果的失败源于两点:一是切入点错误,自研手机SoC若从中低端入手难有突破;二是管理独立导致与手机团队协同困难。尽管如此,他坚信芯片是小米成功的必由之路,全球顶尖科技巨头最终几乎都成为芯片巨头。
2021年,小米重启芯片研发,但市场环境与行业变动带来重重挑战。2022年营收骤降15%,2023年OPPO哲库团队解散更引发内部动荡。雷军透露,当时手机被电话和信息挤爆,团队甚至误以为小米也要放弃。为稳定军心,他立即召开全员会,明确“小米造芯,这一次是认真的”。2025年5月,小米推出玄戒O1及玄戒T1芯片,其中O1搭载于小米15 S pro和Pad 7 Utra,T1用于S4智能手表。雷军强调,自研手机SoC需十年投入五百亿,玄戒之路才刚刚开始。
尽管自研芯片取得进展,但同期发布的小米17系列仍首发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雷军介绍,该芯片采用第三代3nm制程,CPU主频达4.6GHz,GPU功耗下降20%,并搭载立体环形冷泵技术,核心温度降低3℃。小米与卢米蓝合作开发出红色发光主材,发光效率超越进口材料;金沙江电池硅含量提升至16%,能量密度达894Wh/L。
小米17系列配置升级显著。标准版搭载7000毫安时电池、光影猎人950主摄及5000万像素浮动长焦,起售价4499元,较iPhone 17便宜1500元。Pro系列则引入“妙享背屏”,支持动态通知、AI壁纸及背屏自拍,还可搭配复古掌机保护壳变身游戏设备。Pro版重192克,电池容量6300毫安时,起售价4999元;Pro Max版搭载“超级像素”屏幕、第三代龙晶玻璃及7500毫安时电池,起售价5999元。
针对“小米17改名”引发的舆情,雷军表示,小米希望打破用户对品牌的刻板印象。他强调,中国手机市场六大玩家份额接近,竞争异常激烈,小米已放弃速胜想法,转而打持久战。“时间越长我们越强大,小米是长跑型选手。”
在汽车领域,雷军透露小米SU7和YU7车型的研发细节。他称,2022年夏天是YU7开发关键期,内部曾因路线选择激烈争论,最终拒绝模仿理想,决定开发运动型SUV。雷军认为,大空间SUV市场竞争已白热化,若跟随策略将无前途。小米曾拆解三辆特斯拉Model Y学习零部件设计。
雷军直言,小米汽车发布后成为“被黑最惨的品牌之一”,他支持六部委打击黑水军、黑公关的行动。“汽车产业需要风清气正的环境,小米是受害者,也希望全社会呼吁打击黑公关,让产业发展更顺利。”他强调,小米作为后来者享受了时代红利,有责任推动行业合作共赢。过去一年半,小米有效促进了车企间的技术共享与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