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0月我国汽车出口延续强劲增长态势,单月出口量达到66.6万辆,环比增长2.1%,同比增幅达22.9%。这是继8月、9月后,汽车出口连续第三个月突破60万辆大关。从细分市场看,乘用车与商用车出口均呈现量价齐升特征,其中乘用车出口57.1万辆,同比增长22.8%;商用车出口9.4万辆,同比增长23.5%,两类车型环比增速分别达到2.1%和1.8%。
在累计数据方面,2025年1至10月汽车出口总量达561.6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5.7%。乘用车出口贡献主要增量,累计出口477.3万辆,同比增长16.4%;商用车出口84.3万辆,同比增长11.6%。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最大亮点,10月单月出口量达25.6万辆,环比增长15.4%,同比激增99.9%;前10个月累计出口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传统燃料汽车市场则呈现分化态势。10月传统燃油车出口40.9万辆,环比下降4.8%,同比下降0.9%,成为当月唯一出现负增长的细分领域。不过从全年数据看,1至10月传统燃油车仍出口360.1万辆,仅同比下降5.1%,显示出较强的市场韧性。这种此消彼长的格局,反映出我国汽车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分析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我国在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以及全球市场对绿色低碳产品的旺盛需求。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出口增速放缓,既受到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也与部分出口目的地国家加强环保法规有关。这种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格局。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欧洲、东南亚和拉美市场持续保持高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快速提升,部分品牌已进入当地主流消费群体。商用车领域,东南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带动工程车辆出口增长,而拉美市场则对轻型商用车表现出强劲需求。这种多元化的市场布局,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