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产业在全球市场正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最新统计,今年前十个月,我国摩托车出口量突破1100万辆大关,达到1101.85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2.28%,出口金额累计72.78亿美元。这一增速显著高于国内市场同期12.92%的燃油摩托车销量增幅,出口市场已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在出口版图中,广东与重庆两大产业集群形成双雄并立格局。数据显示,出口十强企业中九家来自这两个地区,仅长三角地区的新大洲本田作为合资企业跻身榜单。这种地域集中现象折射出中国摩托车制造的产业聚集效应,但高端市场格局却呈现另一番景象——江浙地区的春风动力、钱江摩托等企业虽未进入出口量前十,却在出口金额方面表现抢眼,其中春风动力更以单价优势登顶出口金额榜首。
大长江集团(豪爵)以超过140万辆的出口量稳居榜首,其同比近乎翻倍的增长速度创下行业纪录。这家总部位于广东江门的企业不仅在出口规模上领跑,增长动能同样强劲。重庆隆鑫虽以120万辆出口量暂居次席,但较去年同期出现小幅收缩,拱手让出保持多年的出口冠军宝座。江门大冶豪江摩托凭借80万辆出口量和超30%的增速斩获季军,其出口表现甚至优于国内销量第三的宗申集团。
广州豪进与重庆宗申的出口量均接近60万辆,形成胶着竞争态势。其中宗申凭借略高的增速,有望在年末反超升至第四位。重庆银翔的"出口逆袭"尤为引人注目,这家在国内市场未进入前十的企业,凭借50余万辆出口量高居第六,演绎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独特发展路径。新大洲本田作为唯一非粤渝系企业,以长三角为基地斩获近50万辆出口量,跻身七强之列。
江门珠峰摩托以超40万辆出口量位列第八,这家源自福州的老牌企业现总部设于江门。重庆千里科技(原力帆摩托,现属吉利控股)以近40万辆出口量和超40%增速位居第九,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航天巴山同样来自重庆,以约30万辆出口量和超40%增速压轴十强榜单,其增长率在行业中名列前茅。
产品结构分析显示,我国摩托车出口仍以中小排量车型为主导,150cc以上产品占比不足15%,平均单价约660美元。这种"薄利多销"的模式在亚非拉市场取得显著成效,但高端市场突破仍任重道远。江浙企业在大排量领域的探索值得关注,春风动力、钱江摩托等通过技术升级和品牌建设,正在改变中国摩托车"低价走量"的传统印象,为产业升级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