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外资押注固态电池赛道:瑞银2025年三季度重仓11家企业,4家30亿市值公司成焦点

2025-11-08 10:5518120

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追求,正推动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这一趋势吸引了国际资本的密集布局,其中瑞银集团在A股市场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2025年第三季度,该机构通过重仓11家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展现了其对行业发展的深度研判,其中4家市值约30亿元的企业直接进入其前十大股东名单。

瑞银的投资组合覆盖了产业链多个核心环节。在装备制造领域,上海电气凭借全链条专利布局和400Wh/kg能量密度电池的商业化计划成为焦点,其半固态电池设备30%的市场占有率更凸显了产业化先发优势。材料环节的天力锂能作为全球锆源龙头,1万吨高纯度纳米氧化锆产能规划直接对应电解质原料需求,而市值与产能的错配为资本提供了想象空间。

设备领域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科恒股份通过"材料+装备"双轮驱动策略,其干法电极设备已获得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订单,这种技术适配性吸引了瑞银、巴克莱和JP摩根等国际资本同步加仓。杭可科技推出的全固态电池试验设备则集成了加压、加热、充放电功能,标志着后道设备领域的技术突破。

全球技术路线分化加剧了产业竞争。日本丰田主导的硫化物体系、欧美企业偏好的聚合物路线与中国企业重点布局的氧化物体系形成三足鼎立。值得关注的是,海目星等中国企业采取双线并进策略,在氧化物路线斩获4亿元量产订单的同时,硫化物中试线设备也实现交付,这种技术储备策略为应对路线不确定性提供了缓冲。

产业化进程呈现明显梯度。氧化物电解质已实现百吨级量产,可支撑1GWh以上电池生产;硫化物和卤化物体系则处于中试阶段。材料创新方面,珠海冠宇350Wh/kg的样品电池接近商业化门槛,星源材质的氧化物电解质膜实现量产,硫化物产品开始小批量供应,这些突破都在压缩技术转化周期。

车企的时间表成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多家制造商将2026-2027年定为固态电池装车关键期,这倒逼产业链必须在两年内完成技术定型和产能建设。瑞银等机构选择此时布局,正是看中了市值30亿级企业在细分领域的技术壁垒与市场认知差。

技术融合趋势正在重塑产业格局。中科院专家张涛指出,"氧化物+聚合物"和"硫化物+卤化物"的复合体系已从实验室走向工程验证,这种跨界创新催生了新的合作机会。联泓新科与卫蓝新能源的合资项目,就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研发的典型案例。

在竞争格局方面,传统巨头与新兴企业形成错位竞争。宁德时代重点布局硫化物全固态路线,但预计商业化仍需5年以上;比亚迪采取多路线并举策略,专利覆盖范围广泛。清陶能源等新兴企业则通过技术专注快速切入市场,德新科技凭借模具供应已获得固态电池设备30%的精密制造收入。

产业化仍面临多重挑战。中科固能董事长吴凡透露,硫化物生产线60%-70%的设备需要改造,供应链成熟度不足。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指出,全固态电池成本仍是液态电池的5-10倍,这种成本差距决定了初期只能瞄准高端市场。技术稳定性方面,全固态电池距离稳定供应仍有差距,资本市场预期可能需要调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小米汽车本周末部分门店开放新体验:端到端辅助驾驶全程0接管
小米汽车本周末部分门店开放新体验:端到端辅助驾驶全程0接管

0评论2025-11-082833

2025进博会聚焦低空出行:上海至苏州跨城“飞的”15分钟119元引关注
2025进博会聚焦低空出行:上海至苏州跨城“飞的”15分钟119元引关注

0评论2025-11-081009

雷诺纯电Twingo E-Tech Electric将至:复古造型灵动,2026年携经典元素重返市场
雷诺纯电Twingo E-Tech Electric将至:复古造型灵动,2026年携经典元素重返市场

0评论2025-11-081859

马斯克首曝特斯拉AI5芯片生产计划,AI6/AI7路线图同步揭晓
马斯克首曝特斯拉AI5芯片生产计划,AI6/AI7路线图同步揭晓

0评论2025-11-061512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启用,独立决策助力开发周期大幅缩短至数月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启用,独立决策助力开发周期大幅缩短至数月

0评论2025-11-061936

理想汽车就MEGA 2024款车辆起火事件致歉
理想汽车就MEGA 2024款车辆起火事件致歉

0评论2025-10-311150

七旬夫妻跨越时代书写精彩:从笔墨军营到AI浪潮的终身探索者
七旬夫妻跨越时代书写精彩:从笔墨军营到AI浪潮的终身探索者

0评论2025-10-3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