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成为关注焦点,多家企业集中展示了低空出行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本届展会特别设立“未来低空出行”专区,通过沉浸式体验空间呈现低空交通的未来图景。
专区内一座仿照低空航站楼设计的展台尤为引人注目。该空间完整复刻了机场功能区域,包括模拟安检通道、动态航班信息屏、候机休闲区等设施。入口处的智能售票终端展示了两条概念航线:国家会展中心至上海外滩的10分钟航程定价49元,上海至苏州的跨城航线15分钟航程定价119元。参展企业透露,这些票价基于飞行器研发成本、能源消耗及运营维护等要素的精确测算,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在安检区域后方,一架纯电动飞行器模型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这款翼展15米、机身长10米的飞行器采用分布式电力驱动系统,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满电状态下最大航程250公里,可容纳5名乘客。技术人员介绍,该机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未来可通过更换电池组实现快速周转,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低空出行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引发行业热议。作为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补充,低空经济已被纳入中国“十五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领域。多家参展商表示,随着适航认证体系的完善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城市空中交通有望在五年内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届时将重构都市圈出行方式。
展会现场还展示了智能空域管理系统、垂直起降场设计模型等配套技术。行业专家指出,低空出行产业的发展需要突破电池能量密度、飞行控制系统、空域管理三大技术瓶颈,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已加大研发投入,中国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