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南海波涛藏绿能:我国20千瓦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首试成功

2025-11-13 20:266230

在人类追寻清洁能源的征程中,海洋始终被视为一座尚未充分开发的“蓝色宝库”。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20千瓦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在南海完成首次海试,成功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工程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海洋能源开发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海洋温差能发电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海洋表层与深层之间的温度差驱动热力循环。表层海水温度通常在25至30摄氏度之间,而1000米深处的海水温度则降至4至7摄氏度。这种温差通过热交换器被转化为机械能:温海水加热低沸点工质(如氨或氟利昂),使其蒸发为高压蒸汽推动涡轮机发电;冷海水则将蒸汽冷凝回液态,形成持续循环。整个过程无需燃烧化石燃料,实现零碳排放,且设备可全天候稳定运行,不受天气条件影响。

全球海洋温差能资源分布不均,赤道附近海域储量最为丰富。以我国南海为例,表层水温常年高于28摄氏度,而深层水温仅4至6摄氏度,形成超过20摄氏度的垂直温差。据估算,全球海洋温差能年储量可达3万至9万太千瓦,相当于全球年发电量的数倍。我国南海海域的理论储能超过3000兆瓦,足以满足一座百万人口城市的用电需求。

尽管海洋温差能发电的概念早在1881年便被提出,但技术落地长期面临三大难题:如何高效抽取深层冷水、如何降低设备成本、如何提升能量转换效率。我国科研团队经过十年攻关,于2023年8月取得突破性进展。搭载“海洋地质二号”船的20千瓦漂浮式发电装置在南海1900米深海域完成首次海试,验证了技术可行性。

该装置集成了多项创新技术:自主研发的小温差宽负荷透平发电机可在20摄氏度温差下稳定输出电力;深海保温取水管采用特殊材料,减少冷水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温海水流量、工质压力等参数,确保系统高效运行。试验数据显示,装置最大发电功率达16.4千瓦,有效发电利用率17.7%,使我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海洋温差能发电的应用潜力远不止于发电领域。深层冷海水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抽取后可促进海洋浮游生物生长,为渔业养殖提供天然饵料;冷海水还可用于空调制冷、海水淡化,甚至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如深海矿物质保健品)。例如,一座10万千瓦的温差发电站每天可淡化海水378立方米,同时产出大量富营养海水,形成“发电-养殖-淡化”的循环经济模式。

目前,全球已建成多座试验电站,但商业化应用仍受成本制约。我国科研团队正通过优化材料、简化结构、提升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采用国产高性能钛合金换热器使设备寿命延长至30年以上;开发模块化设计便于海上快速组装与维护。随着技术迭代,未来海洋温差能发电成本有望降至0.3元/千瓦时以下,与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形成互补。

当南海的波涛轻抚发电装置,这场由温差驱动的绿色革命正在重塑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从能源消耗者到清洁能源生产者,从海洋索取者到生态守护者,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正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或许不久的将来,城市灯光、工厂机器、海上平台都将闪耀着来自深海的蓝色光芒。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进博会上松下中国AI战略亚洲首发,“两端赋能”布局助力中国数字化未来
进博会上松下中国AI战略亚洲首发,“两端赋能”布局助力中国数字化未来

0评论2025-11-131985

海信或整合消费电子与家电业务 探讨合并后赴港双重上市可能
海信或整合消费电子与家电业务 探讨合并后赴港双重上市可能

0评论2025-11-132436

中产会员“倒戈”:山姆信任基石动摇,扩张之路遇阻?
中产会员“倒戈”:山姆信任基石动摇,扩张之路遇阻?

0评论2025-11-08563

“低端影视”因不可抗力关站,背后或与“剑网2025”整治盗版行动有关
“低端影视”因不可抗力关站,背后或与“剑网2025”整治盗版行动有关

0评论2025-11-082157

神舟二十号疑遭微小碎片撞击 推迟返航全面排查保安全
神舟二十号疑遭微小碎片撞击 推迟返航全面排查保安全

0评论2025-11-081102

海尔智家:跨越周期“钙化”,在流动中寻得生长新力量
海尔智家:跨越周期“钙化”,在流动中寻得生长新力量

0评论2025-11-082026

九阳“太空炉子”入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在轨畅享现烤美味大餐
九阳“太空炉子”入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在轨畅享现烤美味大餐

0评论2025-11-08902

美的科技月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工业“上岗”,家电向“主动服务”转型
美的科技月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工业“上岗”,家电向“主动服务”转型

0评论2025-11-061791